自然保护区,被称为大自然的“本底”,这里有最天然的自然生态系统,有珍稀濒危的野生动植物。日前,四川省发布《关于全面推行林长制的实施意见》,其中,“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再次成为关注重点。如何理顺“自然保护区”的经济与发展关系?怎样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今天的“筑牢长江黄河上游生态屏障”,我们就走进自然保护区,探寻生态示范创建的路径与经验。
退违复建山林 自然保护区添活力
记者在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跟随当地护林员巡山时,拍摄到了一条形似“娃娃鱼”的野生动物,后经确认,正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山溪鲵。山溪鲵被称为“中国小鲵”,与国宝大熊猫一同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堪称“生物活化石”;这样的“意外拍摄”,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事情。
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燕远保护站巡护员 陈国红:以前在保护区域内,矿山电站比较多,人员活动就比较频繁,就对野生动物生长这些就比较有较大的影响。
这样的改变发生在2017年,那一年因存在违规小水电站和矿山等突出环境问题,瓦屋山国家森林公园曾被我省环保督察组挂牌督办。
大熊猫国家公园眉山管理分局副局长 杨云伟:全县对保护区内核心区和缓冲区的水电站30座、14座矿权进行了关停,对生产企业涉及的52个矿洞进行了封闭,并组织进行了植被恢复(工作)。
拆除违建“暗礁”的同时,责任部门还积极开展起自然生态恢复工作,恢复生态植被338亩,植被恢复率达到100%。
眉山市洪雅县委副书记 县长 周代军:目前,保护区良好生态为3000余种野生动植物提供了绝佳的生长环境,成为了全球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区域之一。
持续生态修复 绘就绿色发展画卷
近年来,拆除自然保护区违建,复绿生态屏障,成为我省的环保重拳之一。在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2017年起,当地就开始对位于核心区或缓冲区的潘达尔酒店、香格里山庄等6个旅游设施的违建项目进行拆除工作。
阿坝州汶川县三江镇镇长 李虎坤:第一次拆除酒店建筑物及停车场硬化场地等周边附属用房等设施;第二次拆除酒店主体建筑并平整场地、播撒了草种,2020年4月,我们对拆除区域进行了造林补植增绿。
这场整改共计投入资金515万多元,在人工植被恢复与自然恢复的双重作用下,拆除恢复区的植被长势良好。
四川省汶川卧龙特别行政区资源管理局局长 杨小军:通过整改,增加了大熊猫等野生动物活动空间,使林地植被得到了有效恢复,减少了人类活动对大熊猫等野生动物的干扰。
同样在旅游经济发展和自然生态保护之间探索的还有九寨沟县的爱情海景区,依托上千亩高原湿地的独特风光,当地把打造摄影基地作为发展突破口,走出民族地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子。
阿坝州九寨沟县爱情海景区工作人员 肖潇:原甘海子沼泽地,经打造成为三A级景区,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基础上现在成为婚纱摄影,网红打卡,娱乐休闲圣地。
近年来,当地对118个有突出生态环境问题的地方完成了整改,并以九寨沟风景名胜区为核心,串联起神仙池、爱情海、勿角民族生态旅游试验区等景区,大力实施“全域发展、绿色崛起”总体战略。
阿坝州九寨沟生态环境局局长 蔡阳华:九寨沟县积极探索生态旅游模式,完成土地沙化治理7500公顷,巩固退耕还林8.04万亩,森林植被覆盖率达到82.15%,打造3个国家级A(3A)级旅游景区,2018-2020年全县旅游收入从1.72亿元增长至46.52亿元。
目前,我省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1252个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全部完成整改,整改完成率100%。截至2020年,我省先后建成14个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和4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取得了命名数量连续三年位于全国前列,西部第一的好成绩。